2009年2月7日

史上最清新「因特網之歷史」

这是一段很强悍的视频 --- History of the Internet.
从超级大型机时代开始, 一直说到了当代的网络电话网络银行.
简要的讲述了当年北美和欧洲的若干互联网早期开发机构的历史; 现代互联网通信分组交换机制, package switch, 产生的背景; 稍微涉及了 OSI 架构和后来更加实用的 TCP/IP 协议; 还扯了一下 X.25, 倒腾了一把冷战历史...

这段视频称不上是关于「因特網之歷史」的最清晰的视频, 却必然是最清新的视频 --- 这段视频的背后, 就是某小团队的堪称庞大的计划, PICOL, PIctori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, 图片化沟通语言. 而这段视频, 就是这计划中诞生的无数「具有明确象征意义的图标」的第一次试水.

PICOL is an project for providing free and open ic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.
The aim is to find a common pictorial languag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.

这项计划的反响, 以及被接受程度, 都还有待观察. 特别是那些繁杂的规约, 几乎可以与 OSI 的复杂和面面俱到相「媲美」.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 必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套不错的 subset, 组成一些不错的事物, 譬如这项计划的博客模板, 譬如某类技术书籍中的简单标识.
而且个人觉得在普通电子商品的说明书中, 如果不是追求出奇制胜, 这套图标可以简化很多东西. 对于某些追求与众不同的地方, 这类超级图标集合恐怕难以找到太多用武之地.

更多信息, 以及这套图标, 可以从这里获取: http://blog.picol.org/pre-release-picol-icons/
很多人在那里讨论pre-release的缺陷, 如果你有强烈兴趣, 也可以下载好好研究之.

这里举三个例子, 大家伙猜猜这三个图标代表啥意思? ---



ps.
标题之所以使用繁体「因特網之歷史」, 是因为这段放在 youtube 上的视频, 其字幕的中文翻译者是台湾人.
如果谁有兴趣, 可以联系视频的创作者将其翻译成简体中文. 譬如将「網路」转换成「网络」, 「伺服器」转换成「服务器」.
俺开始联系了一次, 那时候还没有中文翻译, 后来又主动联系了一次, 估计那时候已经有了繁体翻译. 再后来就是被告知, 已经有了中文版本的翻译. 可见对于好东西大家伙都是很热心的. 囧
现在貌似不好意思再告诉作者说啥繁体简体之类的了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不要使用过激的暴力或者色情词汇.
不要充当勇猛小飞侠 --- 飘过 飞过 扑扑翅膀飞走 被雷得外焦里嫩地飞走.
万万不可充当小乌龟 --- 爬过.
构建河蟹社会 责任你有 我有 大家有 -_-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转载请指明出处. 谢谢合作.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
author: jtuki
http://jtuki.blogspot.com/
***********************/